白旗運動產生的社會自救行為

馬來西亞民間發起白旗運動,因為封城多月,許多人生計收到影響,已經沒有存糧只能崩潰或自殺。
這時就有人發起白旗運動,只要家中掛取白旗就會讓人知道你有困難,就會有人前往支援,甚至有一名被迫不能出去做生意的身障小販,掛白旗第二天就收到許多民生物資,甚至有人了解狀況後願意替他支付幾個月的房租,包含出去吃飯,許多餐飲業也有支持,只要你拿白紙就能免費吃到一餐。
白旗運動是好事,但也反映出馬來西亞的腐敗,因為這種工作是政府應該去做的社會責任,繳稅給政府,除了平日建設發展以外,需要的就是當在國家出現災難的時候,國家可以啟動社會防護網,來賑災這群災民,當一個國家賑災能力不足道需要民間團體自救,顯然政府已經失職了。
回想到馬來西亞之前爆發的貪腐掏空案就不難看出馬來西亞可能內部已經掏空到無論換誰上位都做不到社會防護網的政府基礎職責,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嘛。
所以只能用消極的方式來防災而無法去賑災來安撫人民,只剩下口號口號還是口號,人民在還沒變成亂民前,因為人道主義的扶持產生了自救行為,但人民的財富是有限的,這種就像特效藥,如果長期不解決,到時候人民的財富也會消耗殆盡,民間的財富消失後,因災動亂的時代就會來臨,歷史上許多朝代都是這樣變更。
以明朝為例,當時崇禎帝需要改革又需要軍費擋女真人,國庫無奈已經被連年戰事跟小冰河時代的連續賑災掏空,皇帝向官僚募款,但官僚都推託沒錢,或是被敷衍了事,最後只能加重農稅與降低底層官僚的收入與裁員來解決問題。
現代一點你可以思考成,原本你是一個領2萬的人,突然被砍掉1萬或是直接撤職,生活會不會馬上有壓力?當時不是沒有糧食等生活物資,而是被官僚購買後用高價反賣到市場上,官僚是趁著和平年代掏空官倉,或是賑災時苛扣下來的。
所以當時受到影響的底層官僚李自成就不滿,直接率著災民起義了,明朝被前後夾攻,崇禎帝心高氣傲不願意退守所以自縊,李自成殺進首都時,劫掠京官的府邸,那財富跟物資多到驚人,完全不是崇禎帝募款時各個喊慘的狀態。
李自成成事後,跟吳三桂的問題也是個歷史問題,要知道當時李自成是有打算殺官將財富賑災出去,包含支援軍費,吳三桂就是明面上換個老闆,要知道他可是鎮守邊關的大將,虧待不了他的。
當然大家不要用野史的部份來看,只是正史沒有記載開關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吳三桂抓到契機,認為一輩子當個邊關將軍不如變成從龍之臣,但這邊太多,就不多說了,有機會可以再談談。
當我們看到馬來西亞的狀況,其實可以回過頭看台灣,面對疫情問題,反應也跟馬來西亞有點類似,只談口號、封城警戒、沒有實際的賑災物資,反而是一些民間社福團體在支撐社會防護網,只差沒有真正舉起來的白旗運動,再多封幾個月,會不會是下一個馬來西亞呢?又再封幾個月,會不會到明朝末年的情況?社會防護網是由各種稅收給政府後鋪陳而來的。
一般更清貧的人雖然不會繳稅,但社會防護網也會保護,但遇到這種重災,平日繳稅的人就更應該能獲得救濟,要知道古代的賑災更接近所謂的普發,你只要過去就能領糧食物資,大戶人家不要臉一點也能派僕從去領,只是大戶人家的氣度通常不會貪這點物資。
台灣的賑災說好聽的排富,但難聽點是否沒能力支援普發所以也要排貧?

Don`t copy 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