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想取代美金變成世界貨幣的可能?

這問題不如回到為何美金能成為世界貨幣,二戰期間整個歐洲被打穿了,法國更是被打到沒了,後來美國插手後結束戰爭。
此時歐洲經濟全都需要復甦,互相商貿無疑是一種好辦法,但交易是要互相信任的,前面提到法國被打穿,法國政府跑去英國求庇護,庇護結束後法國的法郎通貨膨脹下,後面才有新法郎的產生,問題是法郎未必有公信力,今天英法商貿,英國拿了一袋子法郎,怎能知道隔天會不會變成一團廢紙,畢竟貨幣是建立在國家信任基礎上的,法國當時動盪不安。
美國這時候跳出來當信任載體,美金做為橋樑,用美國的底蘊來給各國貨幣做信任基礎,哪怕法國不行,你今天拿一袋法郎過來,美國還是能換到相應的美金,然後利用美金去消費。
隨時能用相對穩定的匯率兌換就是美金的信任橋梁建立基礎,然後是就算換到美金,美金是否真的很好用?
這問題就像是全家福與家樂福的禮券,全家福的禮券可能只能買鞋買襪買皮帶等,非常侷限的貨品類型,但家樂福裡面有鞋有襪有皮帶,有冰箱有書籍有食物,能買到的東西多太多了,所以同樣金額的禮券來說,家樂福顯然比全家福好用。
美金當時就是用美國國力做後盾,美國什麼都有,想用美金買什麼都有,所以美金的購買力不單純建立在黃金或單方面的產業,而是全方面的商貿可能,許多二戰傷痛的國家就這樣以美金搭建起來的橋樑中,互相商貿讓經濟民生飛快復甦,這才是美金成為世界貨幣的本質。
同樣的問題我們套到人民幣上面好了,人民幣能做到這些嗎?首先交易限制就讓人民幣的信心不夠,有去中國經商、開過公司的大概都明白,人民幣要換成外匯出去是不容易且有大量限制的,特別是後來越來越嚴苛,無法自由兌換貨幣讓人民幣的信任度會下降,其次就是人民幣購買力的問題,人民幣的價值就不說是怎麼堆出來,畢竟資訊很不透明,很難明白一些更真實的數據,但光是購買力就明顯沒有美金強,拆解最新小米手機,中國獨佔的部分只有2.5%,70%以上來源美國,或許小米手機是中國製造的產品,但本身中國技術能製造的部份實在少得可憐,靠的是大量的商貿,如果供貨源斷了人民幣的購買力就會進一步下縮,比起美國的超級量販店,中國更像是物品匱乏的柑仔店。
探討這問題我們可以先看看近年中國改革開放後崛起的關鍵,其實就是廉價勞動力與市場,我在台灣最起碼要給的24K台幣,在大陸我用800人民幣就能雇用到一樣的作業員,隨著大陸的人事成本增加,這項優勢其實已經逐漸轉移到其他國家去了,也就是外企撤資,市場購買力也是個問題,一個月我開800人民幣的作業員,單人的購買力其實是不足的,扣除掉收入高的人群,其實中國的市場購買力是建立在龐大的人口基數,但這兩年疫情與天災影響,人民身上的錢已經不足了,購買力自然下滑,之前A股出來收割韭菜也榨不了太多汁,不考慮韭菜們已經學乖,更大可能是韭菜已經沒多少汁可以榨了,所以圈錢收割成效才不彰。
大陸已經失去廉價勞工的競爭力與強大的市場購買力,逐漸口子會越破越大,中國大前年到去年維持GDP都是靠哪些產業,有關注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氣球越吹越大,但也越來越空虛了。
早個幾年或許進場投機炒作撈一撈有機會,近年我是覺得中國市場很危險,不是沒機會,但有可能會陷在泥沼出不來,我的公司也早早撤資出中國了,中間還遇上不少難題,現在的環境想抽身完整難度就更大。
更敏感的就不多說了,懂得自己就懂,不懂建議去找別的機會比遲暮的中國市場好。

Don`t copy 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