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30多年前,當時的鄉村小孩都是讀完小學或初中就要幫忙家裡或出外工作,身為長子的我,當時被迫初中就要出外工作賺錢回家給弟妹讀書生活。
如果當下我隨著同村的去找一份工作打工,傻傻呼呼地埋頭做下去,到現今這個歲數,估計仍是在為三餐奔波。
當時我做了一個抉擇,上台北半工半讀念書。工作所賺的錢大部分還必須繳回家。很快這個想法,便遇到了雙親的反對,所有親友都認為我是在浪費時間,半工半讀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累不說,還要把錢分去念看似沒有作用的學校。
有能力、有時間賺這麼多,為什麼不多賺一點回家裡?我就是在這所有的壓力下,沒有任何人支持我,上台北念高職。
高職畢業後,可以考專業證照,當時我成績優異,很多老師都勸我繼續念書考更高的證照。
但我已經快被家裡的壓力擊垮了,也沒有條件去念所謂的大學(當時沒所謂的學貸),一畢業就被迫去紡織廠工作。
賺的錢也沒有初中畢業、或是小學畢業後直接去工作的人多,甚至因為年資問題還領得比較少,我受盡了所有冷言閒語,其中對我說的最多的便是我的雙親,連剛長大的弟妹都對我有所埋汰,學校需要繳錢都向我伸手,拿不出來就會被白眼,好像這一切都是我欠他們的。
進入紡織廠後,我沒有埋怨現實,瞄準了當時紡織廠主管的位子。因為我認為就算是當工人,主管賺的肯定比工人多,況且主管時間也比較多,可以讓我有更多資源進修自己、投資自己。
所以當時我工作態度非常認真,別人偷懶時也緊繃著繼續工作,成效總是其他人的好幾倍(當時勞工沒保障,就算成效再好也不會有額外獎金),直到有一天,廠長問我有沒有意願當小組組長,當下我沒有遲疑就接受了。
當組長並不是什麼好差事,除了多了組長的頭銜外沒任何好處,薪水不會比較多,甚至要背負起一組的責任,但我還是接受了,因為我知道,如果不接受,或許可以輕鬆一點,但上面的眼睛再也不會注意到自己身上了。
就這樣幹了許久,有天,我被正式提拔成主管了,確確實實薪水有增長、會被叫去開會議的那種。
曾經我認為已經熬出了頭,甚至想過繼續努力下去,以後或許可以晉升為廠長。直到某天,有一家企業的廣告文宣吸引了我。
那是當代是一個很特殊的東西,由企業補助,通過考試競爭,給年輕人去日本大學留學的機會,最重要是如果在學期間成績達標,甚至有學費補助。
那個年代外國是一件很恐懼的事情,英文在台灣除了求學外完全用不上,很難想像自己跑去外國的情景。
當時我只是一個高職畢業生,競爭者尚有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儘管難度很高,仍然去試驗了,而光考試報名費就需要納一大筆費用。
準備一段時間後,我緊張的去應試,當時沒有電腦閱卷,所以結果公布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
基本上那段時間我都在煎熬,希望越大則失望越大,患得患失下,不敢想像自己花了一筆當時可說是影響日常生活的費用去考試,如果失敗了是什麼狀況。
終於等到結果出來,我成功錄取了,當時只錄取了5個,因為沒有排名,也不知道是第幾個錄取,但可以確定的是,我擊敗了不少大學學歷高材生,以一個高職畢業工作一段時間的社會人身份錄取。
錄取後,我很高興地開始準備,也去向紡織廠老闆道謝,感謝這段時間的照顧,但消息回到家,我再次承受了所有親友的反對,特別是我的雙親。
他們的認知中,沒事跑去小日本就是浪費錢,況且不是去賺錢,是跑去念那什麼沒用的學校,並很難聽的對我說,連我這種鄉村野小孩都能考上,那小日本肯定沒什麼用,去了也只是浪費錢。
回家的那段時間,不斷的被洗腦如果有那時間不如多去打份工,多給家裡送錢比較實際,對於我本身的想法跟決心,完全是抱持不看好與嘲笑的態度。
當下實在是無法忍受了,每次回到家就是錢錢錢,明知進修自己才是唯一能翻身的機會,卻沒有任何一個人願意支持我,而我的雙親就是反對最兇的那一方。連夜我就離開家,回到了台北。所幸因為當時上台北念書工作,戶籍資料什麼都遷上台北了,我斷絕與家裡的所有聯絡,帶著不多的行李家當,去了日本。
該企業只是補助一年級與語言學校的費用,第二年開始的費用要自己想辦法,生活費也是,因為會被趕出宿舍,還需要去外面租房子。
我本身是完全不會日文,所以必須先去外國人語言學校進修,當時沒有任何認識的朋友,一個人孤身在日本,沒錢也沒寄託的地方,周遭完全找不到可以說著相同語言的人,因為外國人語言學校是英語教學。
雖然當時是與同時錄取的4個人一起來日,但他們瞧不起我這個高職畢業,因為他們4個都是大學生學歷,在當時大學生標籤還十分金貴的時代,看我的眼神就像看垃圾,一個連高中都不是的高職生,跟我交流就彷彿會降低他們的格調,所以我一個人孤零零地被排擠。
去那邊,並沒急著賺錢,因為當時連跟人溝通都有障礙,我將心神全部放去學習日文,英文也一起進步。沒辦法,老師只會說英文,我該慶幸的是他說的不是和式英文。
記得2個月左右,已經能與別人簡單溝通,還找到工地的工作,因為那邊只要簡單的溝通即可,並不管你是不是外國人。
企業補助的是6個月外國人語言學校跟一年級的學費,很快6個月過去了,所幸我日常日文掌握已經有一定水平。
然而大學一年級開始,再度陷入了困境,因為專業日文與日常日文實在難度高上不少,必須承認專業內容對高職畢業的我實在有點無法適應,並且開始意識到第二年的學費與生活費壓力,那段時間若不是認識了一個大陸來的難兄難弟,或許真的會客死異鄉。
說著相同語言,一樣沒什麼朋友,然而我們都很認真念書,卻成效都是很糟糕,兩個就湊起來成為了朋友。
或許是互相激勵吧?好像漸漸抓到了訣竅,感覺自己的日文就像又過了一個崁,似乎又回到高職般,認真念書,有念就有成績。
第一年結束時,成績到了合格線以上不少,順利地拿到企業學費補助,但學校獎學金並沒我的份,很快就被趕離宿舍,住宿費的壓力很直接就壓到了我頭上。
日本租房子需要押金還要禮金,更需要保證人,所幸學校可以充當保證人,然後又拉著那位難兄難弟,一起租一間。兩個大男人一起擠在一間只有3塊塔塔米大小的房間,只能說困苦加上艱苦。
而這時候,因為打工的金錢有限,企業也不是全額補助學費,加上住宿費與生活費的壓力,逼迫之下誕生了一個新的賺錢方式。
我跟他跑去了日本的夜市擺攤,那個兄弟不知道什麼管道,從大陸弄進一批很便宜的貨,像是女性飾品或皮包什麼,卻可以在日本翻了10倍以上的價錢販賣,收入遠超打工的好幾倍,並且耗費時間也縮短了不少,晚上賣上幾小時,抵得上連放假時間都去打工的薪資,一下子經濟舒緩了開來。
關於這點至今我仍沒明白是怎麼回事,我跟那位朋友尚保持聯絡,但下意識沒去問這個問題,因為幹這種事情很像是所謂的走私,當時年少無知,或許真的不知不覺踩到了法律的邊緣,萬幸是沒有發生任何事情。另外當時大陸跟日本就算是寄運應該也有不少限制。但自從我知道他父親是大陸的官員後,大概就了解了為什麼會有管道從大陸弄貨到日本。
我知道他一直都是在照顧我,因為與我不同,他留學以來回過不少次大陸,但我一次都沒有(因為機票很貴),另外他是私人來留學,老爹ATM在後方支持下,根本沒必要跟我一起賺錢、擠在一間小小的房間裡生活。
大可當個公子哥般住在好一點的環境,專心唸書等待畢業,而為了照顧我這個貧困的朋友,也照顧了我的尊嚴,留學這段期間居然完全沒意識到他家挺有錢這回事,一起困苦的生活,一起分享解除經濟壓力的喜悅,一起念書互補,一起畢業。
生活中,遇到貴人很難,但把握住更難,若不是有擺夜市的經歷,一來我可能無法支撐第二年的留學生活,更可能會影響到我目前的事業緣由。
因為經濟壓力解除,甚至有點盈餘可以打點牙祭、假期去見識一下日本各地風采,念書的心也更開闊了。我每年都有拿到企業的學費補助,另外第二年開始我還拿到了學校獎學金,直到畢業。
畢業後回到台灣,除了有一些積蓄,更重要是去開拓了眼界,或許日本大學這幾年的東西,除了日文跟我現在的工作近乎沒有瓜葛,但確實在國外學到了不少課本以外的事物。
我鍍著留學的風采,加上當年企業補助是屬於半培訓人才的目的,很順利的進入了該企業,領的錢是當時我當紡織廠主管的好幾倍,然而在該企業還只是一個小小的基層。
工作了幾年,雖然時有加薪,但我並不滿足目前的生活,可能是我的傳統觀念比較重,認為男人最起碼要成家立業,如果現況勉強算是立業,那距離成家卻還是路途遙遠,買房子對我而言是天價,還是在台北買房,儘管當年台北的房價並未開始起飛。
而當時該企業的老董,把員工都當成自己孩子一樣照顧,不知道老董是從哪個地方得知了我有想買房卻沒錢的困擾,把我叫過去談話。
問了我不少事,像是有沒有中意的房子,還有一些私人的問題,包含我已經很久沒跟家裡聯絡的事情都被問出來了,最後推薦我一個北縣的房區,正在規劃,沒有電梯,所以房價較為便宜,看了之後覺得很滿意。本來以為老董會借我錢讓我支付頭期款開始房貸人生,沒想到他很痛快地替我買了下來,房子在我的名下,變成他來給我分期,並且是無息,當時的我不知道他為什麼會對一個小員工這麼好。
又過幾個月,接近年關,老董再一次叫我過去,問了我有沒有要回去過年。
因為已經被問出很久沒有與家人聯絡這件事,我就直接告訴了他去日本前被家人反對而連夜回來台北的事情。
當時跟我說了不少家人很重要的話,不過因為我下意識避免家的的話題,所以不是很認真。
說著說著,老董問我,他的舊車不要了,想換新車,舊車子我要不要,可以便宜賣我。不過我當下覺得沒有必要,車子是娶親時才需要的,老董又勸我很快就要30了,也是時候去討個老婆了。
不過我死活說不用,最後老董才告訴我,如果我有著自己的車子房子回家,不就可以用事實去證明給自己的家人看,當初求學的決定是沒錯誤的嗎?年關將近,家人很重要,尤其是當父母的時間也不多了,這樣拖延幾年,可能就再也看不到自己的父母了。
當下我眼淚差點流下來,多少年,我對父母的印象僅剩下冷言閒語加上要錢,老董就像個父親一樣關心我,替我著想,而我只是一個小小的員工,很久沒體會到這種關愛。
後來老董一樣用分期無息的方式把車賣給我,是外國車,本田,在當時大多車子是裕隆的背景下,實在是輛很顯眼的高級車。
老董的確後來又買了一輛新車,不過某次才意外從同事口中得知,老董賣給我的車子他才買了半年,根本不是他所謂的舊車,可笑我還想過,是不是有錢人保養做得特別好,舊車看起來就像新車一般。
我開著新車,買了一套新的西裝回家鄉的村子時,村子很多人都睜大眼不敢相信,其中我的雙親反應最大,很多人還過來跟我套交情,說有出息了。當時去台北念書真是對的,還是去那個什麼小日本唸書過對吧?真是給村子掙面子之類。
這些人幾年前,只聽到他們嘲笑我念那個沒用的書,不花時間去多賺點錢,真是一條懶蟲的話語。
我的父母反應也差不多,沒變的就只是依然繼續跟我要錢。
又在該企業工作了一段時間,不幸的,老董因為身體不好過世了,喪事的那天,宣布了老董在去世前把所有人的借條都銷毀的消息。無論有沒有還上,都可以不用還了,當下我才知道,老董不只是我,實際上對很多基層的小員工都很關心,也金援了不少想買房的同事,只是都被告知不要聲張,而到去世消息才洩漏了出來。
老董是我生命第二個貴人,如果不是他,或許我還是一輩子幹著小員工,艱苦的繳著房貸車貸,甚至可能一輩子不會與家裡聯絡。
年輕的新董接了老董的位子,上任不久,就大幅度的裁員,宣稱是老董時期養了太多沒用的員工,而我很不幸的就在這一批名單中被裁員了。
裁員後,並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忙著去找其他工作,在該企業工作的這段時間,我體會到,如果一輩子替人打工,或許生活無虞,但就連買個房子買個車子都有困難,而我有車有房,卻沒有貸款,卻僅僅只是老董的恩惠,我可不認為,這種恩惠天天都有。
加上這次裁員波的衝擊,體認到替人打工永遠將命運掌握在別人手上,新董說的或許也沒錯,老董仁慈,我們這一批人可能真的是因為運氣好被收留,他為了公司的營運,裁員我們也不能說是惡劣,就是有些殘酷。
如果我馬上找其他企業應徵類似的工作,憑著當時為數不多的留學大學生文憑,加上有企業工作經驗,估計很快就能找到一份工作。
但今天我是在20多歲被裁員,所以年輕力盛找工作不難,如果未來我40歲或50歲被裁員,究竟還能不能找到工作?
所以我決定當老闆,不再替人打工,因為有過日本夜市擺攤經驗,體會到自己作主的滋味,所以開始賣東西,白手起家一份自己事業。
期間並不順遂,我不像其他創業的背後都有老爹ATM支持,況且我根本沒什麼這方面的知識,只憑著擺攤幾年的淺薄經驗,甚至當初的貨源都是兄弟幫忙搞定的,砸著積蓄,反覆賠本,不斷借錢,債台高築。
一段時間後,台灣的信用卡開始流行,不知道是幸或不幸我又入了一個坑,當時條件比較寬鬆,我便成為了第一代的卡奴,以卡養卡的負債時段,幾百萬的債務就壓在我身上。
這段時間很艱苦,不斷的嘗試然後失敗,累積了足夠的經驗,即使在負債途中,仍然不放棄去花錢學習這方面的知識,因為我知道如果不突破、不去學習,這些債務是沒有還完的一天。
然而很感謝我的老婆,面對一個身負幾百萬負債的男人,居然有勇氣嫁給我,而當時的我看在老一輩的眼裡,只不過是個好高騖遠、生活沒保障、不幹正經事、整天幻象著創業的小鬼。
但妻子無條件的支持我,或許生活中有過爭吵,但從沒有抱怨過我創業所白費的心血。
天助自助者吧?逐漸的在無限碰壁中,抓到了賺錢的要領,拿錢滾錢的方式,賠本的快,盈利也快,賺多賠少的情況下,我還清了所有債務,並且把事業越做越大。
這段時間我很感謝兩個,一個是我的妻子,完全支持我,我清楚她在背地裡受到多少壓力,但沒法安慰她什麼,現實就是如此,說再多也沒用,男人要靠事實去說話,所以我除了更認真去奮鬥,沒有其他辦法。
第二個是當年的信用卡制度,坦白說我身負幾百萬債務,在不借助高利貸的情況下,不是恰好出了管制寬鬆的信用卡制度,我哪來的錢去支撐每個月的催款?雖然當時的這種信用卡制度造就了一群為了吃了玩樂、債務多到還不起的年輕卡奴,但說實話,我就是被這種可惡的制度給拯救了,最起碼給了我喘氣的時間。
後面仍然有不少波折,但一一克服到了現在,回頭看,我的小孩都快成為新一代的年輕人了。
非常的長,估計會看完的應該不多。
說實話,經歷了這麼多,面臨各種壓力下,回頭看現在年輕人說生活艱苦、沒時間進修之類,真的就只是一句藉口。
當學生要認真,這點是肯定的。
但出了社會,難道就不用認真嗎?不用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嗎?仍然是需要各種學習,社會這門大學,可是永遠學不完的,人生就是活到老學到老。
而學校教的東西有沒有用?這點我不敢說真的都有用,我現在的工作內容,跟我留學日本大學的東西一點關係都沒有,甚至可以說,那張文憑有沒有都沒差。但若不是這段經歷,我不會碰上人生中的許多貴人,也不會在國外看到許多事物,更不會有機會在企業工作一段時間,學習到各種鄉村小孩不會知道的新事物。
這些書本外的經驗,才是最寶貴的東西,除非立志當研究員,現在很多學生根本不理會學校的各種活動事物,只能勉強畢業過關,大學對他們而言,就只是去4年學習了一堆沒有用的東西,甚至連專業扎不扎實都還是兩說。
自身的努力才是關鍵,人生會遇到各種意外跟挫折,學會克服你才能得到你所希望的人生,如果不能克服,永遠無法改變現況。
所謂的認真,是要對當下你的事物認真。
所謂的負責,是要對你未來的人生負責。
所謂的克服,是要對你遇到的意外克服。
所謂的反省,是要對你目前走的路反省。
一個鄉村初中畢業,家人反對沒有援助的清況下,未成年的我仍是上台北半工半讀高職。
畢業後紡織廠工作不滿足現況,認真工作才能被提拔成主管。
碰巧遇上企業補助留學,因為有高職生畢業的身分才得以參加考試,即使面對學歷遠高於我的大學生,仍然把握機會,花了會影響到生活的報名費,去拼搏了一把。
我的努力加上運氣,成功贏得了留學的名額,在那貧困的環境,一個鄉村出生的,出國留學根本是一個夢。
到這邊,若我不是堅持去半工半讀高職,即使遇到了機會也無法抓住,不是下決心花錢去嘗試,也沒有機會能得到留學名額,如果不是紡織廠晉升到主管階,也不見得有難得的時間可以認真去念書,最後打敗了許多大學生,拚到了一個名額。
這些就是我的努力加上運氣,如果像是雙親告訴我的,留在村子找零工打,這些機會我根本遇不上,遇上了也只能笑一笑,因為自身完全沒有本錢去拼。
去了日本,克服了語言障礙,並且解決了經濟壓力,讓我有更多時間去念書開眼界,認真讀書其實就是一個很好的賺錢手段,除了成績保證、獲得知識,獎學金就是學生一個很好的經濟來源。
擺攤賣東西,我學會了這世界上錢滾錢最快的道理,替人打工,只是你拿勞力去幫人賺錢,最後賺到的理所當然只有他肯分給你的部分,分多給你是他的仁慈,不分給你是合情合理,因為打工仔並沒有背負創業的壓力與風險。
然而打工仔仍會背負企業主無預警地拋棄問題,因為作主的人不是自己,雖然可以不必背負創業的壓力與風險,卻要背負隨時遭受惡意裁員的問題。
錢去滾錢,除了背負負債的壓力與風險,自然盈利時利潤就越多,因為自己已經越過了一個風險崁,那是應得的。
回企業工作,遇到了貴人讓我有了車子房子,沒有這些,說不定我老婆就不會嫁給我,甚至在村子裡,永遠必須背負愛做白日夢的懶蟲這個不名譽的評論。
錢比紡織廠主管多,空閒時間也更多,可以讓我去投資自己,也能讓我多出不少積蓄。
儘管這些積蓄在創業後很快就變成負數了,但沒有這一些,連開頭都難,沒有一家銀行會借錢給沒有任何財力的人,雖然我當時處於失業,但工作這段時間也算是累積到一些財力信用。
到最後老董過世,創業後娶妻,債台高築到還清富裕,漫長的過程,卻是經歷不斷的認真、負責、克服、反省而達成。
這一切的源頭,就是當年那個鄉村出來初中畢業的小毛頭,不顧家人反對,毅然決然上台北半工半讀的契機。大部分能有點小成的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認真與負責,並學會克服障礙跟反省自身。
假設一個去幫忙小攤子的服務生,工作了一輩子,那個攤子也不會變成你的,也就是沒有任何升遷機會的工作一輩子,那個攤子等你老了換成他的兒子,或許那兒子還會嫌棄你的年紀,寧可把服務生換成青春漂亮的年輕女性。
然而如果是去一個小廠子做基層,或許會比打工疲累,但有機會升遷翻身,但這期間如果不投資自己進修自己,升遷後可能就沒機會再進一步。
我並不鼓勵每個人都像我一樣高風險去創業,而事實上,替人工作或操作金流的,不少都能在其中把握住,並且翻身。
大部分失敗或無成就的,在於他們沒反省過自己是不是走錯路,遇到障礙就停下來或改走別條路不去克服,也沒對自己的未來有過任何負責,最重要是根本對於自己的現況不認真,總想著是這社會的錯,與其去埋怨現況,為何不去解決當下的困境?只後悔著過去,不奮鬥未來,就只是庸庸碌碌的人生,產生了一對怨恨,卻無法改變任何事情。
認真、負責、克服、反省,分享給各位,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