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知道的吸血鬼

當年的媒體是為了為民監察政府而萌發的,但現在太多媒體已經失去了新聞道德的底線,只變成政府的喉舌。
報導永遠只斷章取義,所以黑心企業、慣老闆等詞彙接二連三出現,真是如此嗎?
首先每年政府的稅金其實一直有在提高,先講員工一般看的到的,什麼勞保健保那些,雇主補助很多人可能覺得很爽,但其實這其中就有幾個陷阱,講最容易理解的好了。
你出來創業開公司,本身就是風險,承擔過這個高風險高報酬合情合理吧?相對當員工就是比較低風險的選擇,因為公司扛不住的時候員工隨時可以去找其他公司,低風險自然不能要求也要高報酬吧?
其次,為什麼過去每年基本上都會調漲3%薪資抗漲,三節獎金也不缺,然而許多公司已經凍薪許久,獎金更是想都別想?就是政府要求的稅越來越多。
強調一次,政府可能可以自己印鈔票,但本身是不具備生產力的,所以不能創造財富,但又要如何得到資金運轉整個國家呢?就是通過剝奪國民部分支配財富的自由,用收稅等名義來收集財富,然而這是必要之惡,因為政府需要這些財富進行分配,來讓整個國家更好,至於覺得有沒有變好,見仁見智囉。
另外很多東西基本上都是政府、雇主、人民三方的政策,基本上都是政府跟雇主各自負擔一部分,人民也負擔一部分。
很多人忽略的是,政府其實常同時扮演政府與雇主的角色,就像是大聯盟,當聯盟跟球團都是自己時,這是非常多人會忽略的一點,其實仔細把握住,就會發現很多政策及其詭異。
這裡說說大家比較不熟悉的企業不分好了,畢竟管錢這一塊,大概只有老闆、經理、會計這幾個會比較熟。
首先大家要有個明白,營業額不等於利潤,營業額很好依舊虧錢的還是很多,這其實完全可以開新篇來提,這裡就不說了。
我們就說說現在的狀況吧,畢竟我也通靈不到未來,現在來開銷就是利潤少10%。
賣越多賠越多其實是現在的慘況,大家都懂疫情年的同時,但政府吸血的更加兇狠。
還有戰爭、政治因素等原因,各地原物料供需不正常,進貨成本提高,你覺得還有可能加薪嗎?還是你願意降薪共體時艱?
基本上在之前緊繃的情況下,很多產業大概都只有三成的利潤,而現在吸血鬼政策一樣一樣丟出來,今年能有一成就該偷笑了。
最貴的其實是人事,健保那些都漲了,當過老闆的都很清楚,政府喊1K增加人事成本壓力會有多重,更別說每次都是背後要企業去補貼,這些大家在新聞媒體上看過嗎?
再來是5%的稅金,一張發票10元的成本,還有包材、水電、房租等一大堆硬性的成本,這還要看你是什麼行業來決定。
另外中國的廉價勞工壓低了很多產品價格,這導致打價格戰基本打不贏中國,但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後還是得漲產品的價格,但薪水又漲不上去,很多東西就難出售了。
打個比方,賣一個類型的保養品,幕斯款基本上就會先賣不出去,因為慕斯款需要添加的材料比較貴,導致慕斯款價錢就會比較高,如果手頭寬裕一點,自然有些喜歡用慕斯款的就會多花點錢,但現在大家荷包緊巴巴,液體款的將就一下就好,反正效果是一樣的。
現在通膨越來越嚴重的狀況下,液體款也扛不住了,可能會選擇比較便宜的牌子,最後乾脆拋棄掉保養品。
畢竟保養品都是有期限的,進貨來,賣不掉,最後超過期限就得處理掉,處理還是一個費用。
所以不少公司選擇止損歇業,或是去其他國家去拼,並不是沒有道理,因為吸血鬼永遠吸不完血汗錢,還利用媒體斷章取義去隱晦潑髒水,未來如果不辨,只會越來越糟,最後羊毛出在羊身上,話只能說到這了。

Don`t copy 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