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鳳梨到大陸,養套殺,真的一切都是大陸的錯嗎?

這次的鳳梨事件其實有很多問題。
首先台灣是個地狹人稠的小島國家,即使最開始是農業起家,多數國家進入工業化後農業的比例就會迅速下降,但直到今日台灣的農業比例依舊佔有11%,在眾多工業化已久的國家中算是偏高前幾名的。
或許大家會說,台灣剛好在北迴歸線的副熱帶區,農產本來就是優勢,這點我承認,東南亞本身就盛產水果與其他農產品,地理環境來看台灣也數與東南亞的一環。
但是注意前面台灣是地狹人稠的島型國家之外,台灣工業化程度也相對夠高,為何還有11%這麼龐大的農業市場?同樣在北迴歸線這地帶的國家很多也沒像台灣這麼誇張啊?能超過台灣農業比率的國家大多都是正在工業化進行式的,你捫心自問,台灣真的是工業化進行式?
另外,台灣有許多農民是不擁有土地的,也就是維持租地的那套老傳統,這些地主是哪些人,自己查,很多事情會很清楚。
台灣因為地狹人稠,所以農業比率實際上需要降低的,同時改成更高品質的精緻路線,這樣才不會進入每年補貼小農的死循環,另外工業化國家的優勢本來就是技術力提升,審核標準嚴格正常,因為最終的賣價會提到更高,日本許多高價水果就是走這種策略出來的,有完整的出口線來保障水果新鮮度,同時水果、稻米等農產品的品質也是不斷上升,工業化時代不是農業消失,而是農業得轉型走高端,特別是台灣地狹人稠、又高度競爭的地方。
另一點是,台灣的二次製造並沒有很普及,農產品保存,特別是水果類,本身就是容易爛,又怕天氣影響,及時採收並且一大部分加工成能長期存放的產品是很有必要,並且得多元,這點可以參考馬來西亞,他們二次加工的多元性非常強。
整理一下:
第一點,台灣得先降低農業比率,不是整天補助讓大家苦哈哈過日子。
第二點,增加高端農產品的能力,政府可以適度輔助但徹底跟不上的小農就得轉型期他行業,不要說這樣就失業,那是失業率的問題。
第三點,增加產品銷售範圍,也就是冷鏈、催熟等科技技術較高的支援線,讓台灣擺脫只能賣給附近國家,而是可以向全世界銷售農產品,可以參考日本的做法。
第四點,二次加工農產品多元化,輔助加工廠與進行,延長農產品的壽命並多元選擇,可以參考馬來西亞。
很多東西不一定要原創,周邊許多國家政府都有碰上問題試驗政策,我們可以參考成功案例再設計出適合台灣的農產品產業鏈,而不是什麼下鄉救小農、發補助金等非常原始且消極的做法。

Don`t copy 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