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邊仇美又媚洋是否精神分裂症?

有個媒體去中國找人訪問對於美國的看法,基本上每一個中國人都像是有範本一樣回答美帝霸權之類的,甚至視賓拉登為英雄,他的概念是:雖說未必志同道合,但都是反美帝主義的,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像是自由美利堅,槍聲美一天,歧視華裔、犯罪率高,拿人民幣2000在中國比去美國拿3000美金過的舒服之類…李克強不是說中國最少還有6億人收入不到1000人民幣嗎?
基本上無論老少男女,都有類似的回答,但反問如果有機會去美國想不想去,每一個又像是精神分裂症一樣說有機會的話想,甚至有一個年輕人更是激動的說,如果可以去了就不要回來了…很顯然比起槍聲每一天,還是自由的味道跟好一點對吧?
話說中國原本是擁槍最多的國家之一,當時毛澤東倡導全民皆兵,地方土槍什麼都一種愛國行為,因為毛澤東當時篤定第三次世界大戰隨時會開打,所以要求全民皆兵,全民卸甲是後面才有的事情。
毛澤東的思維也不算錯,1969年8月20日,蘇聯駐美大使緊急連絡了總統助理,也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Henry Kissinger,說明準備要向中國進行核打擊進行通知,為何要通知呢?為了避免觸動美國的神經囉,不然雖然是打中國,天知道是不是有準備打美國?
當時中國是蘇聯不聽話的小弟,中美也是敵對狀態,但美國得知後隨即在8月28日的報紙上報導蘇聯準備往中國丟核彈的問題來提前創造國際輿論,蘇聯也因此被迫作罷,畢竟小弟們都人心惶惶,要知道中國再不聽話也是明面上的小弟。
其實對美國更有利的操作是等蘇聯扔了再製造輿論,不但可以分裂蘇聯勢力,同時可以打擊中國,如果美國真的對中國有心思的話,這種借刀殺人還能製造輿論打擊要敵才是比較好的方式,但美國選擇提前曝光消息,至於是基於政治目的還是人道主義的目的就不討論了,因為都有可能。
如果這樣繼續開打,毛澤東擔心的第三次世界大戰未必不會成真,因為毛澤東太了解自己的敵人有多少了,他用第三次世界大戰當藉口不如說是他防範所有可能的敵人,包含所謂的老大哥蘇聯,很顯然蘇聯也想學美國直接用核彈解決問題。
回到中國為啥現今男女老少問到美國問題都有精神分裂症的回答,訪問者中有個人雖然也支持賓拉登,但同時也說明白一件事,他的說法是,很多外國人都是從北京奧運才了解現在的中國,反過來中國了解的外國或是美國,他肯定他現在了解知道的肯定是有問題的,只是問題在哪不知道。
側面不如說明是牆內對於資訊的管控問題,我前面提到了蘇聯扔核彈、90年代後700萬美金賣給中國的B肝技術等等,在中國都是很難查到或是查不到的資訊。
B肝技術這裡得說說,中國B肝患者有許多,疫苗當時100美金一針,當時有多少人打得起?用市場價值換算撈有錢人的市場最少有20億美金的價值,但最後用700萬美金的交好價格賣出,顯然美國是有不斷對中國示好,但在中國卻很難找到這些美國示好的資訊,反而反美帝霸權的資料一抓一大把。
說白一點,一切都是政權問題,這問題其實可以從咸豐帝死後,開始東西太后攝政開始談起(對,中國的權鬥從那時候就沒停過),當時咸豐帝有安排攝政王跟輔臣,但他們都想奪了幼帝同治帝的權,兩后要奪回皇權才清走這些人,也開始一段很長時間的兩后聽政時期,同治帝被栽培的很好,包含親掌大權前,是被兩后手打把交權的,也沒有拖沓,如果不是同治帝早死未必後來會有兩后繼續聽政。
同治帝親掌權力沒多久就逝去,這時候又開始蠢蠢欲動,由於同治帝無子嗣,只好找了光緒帝來接任,不過很明顯別人家的孩子就沒這麼用心,最起碼在教育方面,紀載來說並沒有同治帝那樣的手把手互動,東太后慈安死後變成慈禧獨掌權,加上之前同治帝時期,實際上主導了中國半個世紀的外交政策。
這裡說一個事實,對於光緒帝,明顯沒有同治帝的待遇,無論是教育或是後面交權方面,要知道同治帝甚至還沒成年就被安排開始學習政務了,光緒帝成年許久還被安排讀孝經…
明顯光緒帝顯然有惹惱慈禧的可能,當然也可能跟血緣有關,總之慈禧明顯沒有同治帝時期痛快,這點是從小開始就是,當然細部為什麼有差別待遇並沒有記載,這裡只能是揣測,有可能也就只是單純看光緒帝不爽,比如漢武帝看太子不爽、唐太宗看太子不爽等等,史書確實有紀載因為什麼原因而讓皇帝不爽,但無論如何,讓皇帝不爽哪怕是太子,位子也是不穩的,光緒帝就有類似的問題。
這時候列強已經捅進來了,慈禧積極在斡旋,但列強更想扶持光緒帝上位,這顯然觸動到慈禧的神經與跟隨慈禧一票人的神經,要知道大學士徐桐還大力主張過要廢掉光緒另立皇帝,慈禧因為地位的關係,光緒就算重新掌權也不會下手太狠,但跟著慈禧那一大票估計是別想升官了,特別是激進派的大概直接被殺頭。
後來的義和團其實就是一種談判籌碼,慈禧認為可以掌控民心,並且利用義和團的暴亂跟列強政府籌碼溝通,但義和團膨脹的太快,底下人也不明白事情,導致第一槍由英國將領率先打開的剎那,八國聯軍就必不可免,但英國將軍也就是想救援自己的國民,慈禧即使眼界在當時中國算是卓越的一方,但無奈對於自己的籌碼把控不足,也小看了”人民”這件事,西方列強算是被媒體輿論跟民權壓力被迫談判前先開軍隊過去,但慈禧還是停留在民意可以輕鬆欺瞞、大家可以談好條件我們再來清理義和團的思維中。
不過也不能怪慈禧,媒體這種恐怖的推動民意西方也是才不久見識到威力,你要求慈禧一個封建時代過來的人超前佈署太過困難,光緒帝死在慈禧前面,後面廢帝溥儀就不多說了,一生魁儡命。
所以清朝末就是不斷的在鬥爭權力,起義推翻後改善了嗎?答案是沒有,為啥孫中山位子坐不穩?因為太多實戰派革命大佬在那,這些人有兵還有資歷,孫中山在爭權顯然力不從心,這也是為何有後來袁世凱接任,因為袁世凱就是慈禧時代的明白人,不但交好清廷,對列強也很友好,同時打擊義和團也順便收買人心,可謂是八面玲瓏,說白話一點當時有兵還被各方交好的袁世凱比孫中山更適合掌握權力。
不過儘管袁世凱是個聰明人,還是沒邁過封建思想的那關,後來稱帝著實讓他變被動,可能他稱帝的慾望讓他失去了理智判斷,可能認為自己稱帝不影響大局,總之最後也是在權鬥中失敗了。
後來還有一票人就不一一細數,總之鬥到最後國民黨被一個小毛頭蔣中正給掌權,毛澤東也在共產黨中混出一個好位子。
很多人都說毛澤東若是想要權力完全可以單純加入國民黨就好,當時的關係還沒有這麼惡劣,問題是要需要權力的大小就是個決策點,毛澤東後面掌權的手段來看,毛澤東要的是萬人之上、沒人可以在他頭頂的權力,很顯然去國民黨當咖小不可能混到這個地位。
這裡蔣中正跟毛澤東都有一票人馬一起搞權鬥,蔣中正開始占優,不過對日抗戰的時候手段明顯不如毛澤東,所以最後在權鬥中失利。
毛澤東鬥倒蔣中正後,為了鞏固權力也進行過很多激烈的權鬥,文革大家可能比較熟悉,就連鄧小平的兒子都因為權鬥中殘疾,不過毛澤東手段很厲害,所以真正笑到最後。
鄧小平也是等毛澤東死後才有機會掌權,本身也很聰明,沒有毛澤東那樣一個打全部的能耐,所以選擇在背後扶持傀儡來當太上皇,雖然那年代明面上的領導者都不是鄧小平,但當時的決策誰敢說沒經過鄧小平的決斷?趙紫陽幾位不妨看看是怎麼被鬥倒的。
中國一直都是在權鬥中,清末開始就沒停過,只是上面的人不同而已,目前習近平是在鬥江系勢力,這也是經常會看到很多矛盾的現在在習時代發生。
美國就是中國拋出去的假想敵,這是毛澤東時期的無奈,當時沒有太多時間給毛澤東左右搖擺就開打了韓戰,站位就只能先站在蘇聯這,這導致美國得將中國劃分成赤化地區,沒辦法,那時代得選邊站。
毛很無奈因為韓戰打太快得快速選邊不能兩邊拿好處擺動,但中國也很不聽話,所以才有後來蘇聯打算扔核彈打中國的原因。
鄧小平後來說的,跟美國友好的都富起來了,其實就說明鄧小平更是一個實用主義者,他權鬥成功後,其實不在乎什麼社會主義,披一層皮也無所謂,反正漢朝就有所謂儒皮法骨,真的要說中國開始去仇美是那段時間,只是被毛澤東渲染太久,毛雖逝去但實力與影響力仍在,鄧小平得步步為營,不過習近平上位後為了權鬥江系,只能把毛澤東那一套再拿出來鬥爭,這也是為何中國人一方面嚮往美國的好以外,同時又有仇美的精神分裂狀態,說穿的都是政權鬥爭下的犧牲品而已,思維是隨著權鬥被不斷影響。

Don`t copy text!